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MSI GeForce RTX 2070系列顯卡正式上市 微星龍粉首購雙禮回饋送
繼MSI GeForce RTX 2080系列顯示卡,今(10/17) 發佈新一代MSI GeForce RTX 2070系列顯示卡,全面採用革命性散熱設計,同時針對核心與記憶體時脈進行優化,有效提升遊戲性能。MSI的GAMING Z系列採用全新一代Twin Frozr 7 散熱架構,最優異的散熱性能,提供重度玩家進行極限對戰時,擁有最佳穩定性能。ARMOR系列外觀採以內斂電競風格,雙風扇設計與智慧停轉技術,平衡性能設計,持久耐用。 AERO系列使用鼓風扇設計,讓熱氣流有效分流排出,較短PCB設計,在機殼選擇上也更有彈性。 為回饋玩家的支持,即日起購買MSI GeForce RTX 2070系列顯卡,憑發票上微星官網完整註冊登錄,即可獲得首購雙禮【市價NT$999時尚潮T (兌換詳情https://goo.gl/pG28y4) 與市價NT$1,499黑色沙漠獨家虛寶組_套裝經典箱子與永久登入券( 兌換詳情https://goo.gl/ySgwoM )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GeForce RTX2070 GAMING Z 導入第七代TWIN FROZR,採用兩個10cm TORX 3.0風扇,結合了引流扇葉設計和龍鰭扇葉,讓氣流快速集中排出,加上特殊弧型設計,減少風切產生的噪音,加上獨家空氣動力技術,讓解熱能力再進化,同時維持低溫和高性能運作需求。在外觀設計上,青銅灰黑搭配並融入RGB燈效設計,更顯華麗時尚。使用MSI Mystic Light燈光控制軟體,可依照自己喜好進行多彩變化,不僅可以單控微星顯卡上的燈光效果,連同其他零組件,都可進行連動控制,增添更多趣味。 微星GeForce RTX 2070 ARMOR 8G OC外觀以金屬內斂電競風為主,適合遊戲玩家或改裝玩家選擇。採用新ARMOR thermal design散熱設計,平滑導熱管與鍍鎳銅底座結構設計,快速將GPU產生的熱能排出,加上TORX Fan 2.0 風扇架構,加大氣流與氣壓,提高散熱性能。除此之外,還搭載MSI Zero Frozr智慧停轉技術,在網頁瀏覽或一般娛樂遊戲等低負載情況下,風扇停止運轉保持靜音,待高負載運作時,將會自動啟動風扇進行快速散熱,進而延長顯卡壽命。 MSI GeForce RTX 2070 AERO 8G專為需要小尺寸的玩家所設計。AERO顯卡使用鼓風扇,熱氣經由鼓風扇,通過後方排氣孔將所有熱空氣推出,讓散熱性能不因小空間而受限,十分適合一般玩家選用。
-
高階光跡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70效能實測!EVGA RTX 2070 Black與XC Ultra雙卡出擊!
NVIDIA最新GeForce RTX 20家族次世代光跡追蹤級繪圖卡,其最高階的GeForce RTX 2080與2080 Ti已於9月19日晚上9點正式開放效能測試成績,市場上也將於9月20日正式上市!除了NVIDIA官方發表的GeForce RTX創始版(Founder’s Edition)顯示卡之外,市面上亦有各廠商推出的自製卡上架。 至於比較次一階的GeForce RTX 2070,NVIDIA則是選擇與10月16日晚上9點開放其測試成績,而市場也可以在10月17日開始正式買到這樣的產品。不過,這次的RTX 2070會以各家推出的自製卡為主,因此我們這次的測試成績,將以廠商推出的自製卡為主。以下就開始簡單的開箱吧! 由於這次RTX 20顯示卡的資訊非常多,以下我們切分成幾篇文章,包括開箱篇、效能篇2篇、介紹篇、簡介篇、超頻篇。讀者可以依照想要知道的細節,來點選個別文章。 --------------- (1) 開箱篇: (2) 效能篇: (3) 效能篇2: (本篇) (4) 簡介篇: (5) 超頻篇: --------------- 這次GeForce RTX 2070的主軸,同樣主打光跡追蹤的新特色,但效能稍微設定在比2080還要低一些,價格也自然比較便宜!以官方的GeForce RTX 2080 Ti、RTX 2080、RTX 2070的售價來看(分別是1,199、799、599美元),RTX 2070算是600美元以下光跡顯示卡的最低進入門檻,值得想要搶先嘗試RTX技術的玩家們搶先入手! 這次測試的EVGA GeForce RTX 2070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基本的RTX 2070 Black,這個版本不具備任何燈效,其GPU/Boost/Memory的時脈設定為1410/1620/1750 MHz,跟創始版的時脈設定一樣,因此可以當成創始版來看待;至於另一個版本則是具有超頻功能的RTX 2070 XC Ultra,其GPU/Boost/Memory的時脈設定為1410/1725/1750 MHz,也就是說GPU Boost時脈比創始版快了6.5%,因此效能會比較高一些! 為了測試這兩款版本有什麼差異,我們兩種版本都進行測試!後續再來為各位詳細介紹這兩張顯示卡! ●表 GeForce RTX 2070/2080/2080 Ti規格比較表 ●表 GeForce GTX 1070/1080/1080 Ti規格比較表 有關於這次NVIDIA發表的GeForce RTX 2070,跟自家上一代GeForce GTX 1070 Ti效能如何,有多大的提升呢?是否能跟GeForce GTX 1080甚至1080 Ti看齊?以下就讓我們一一看下去! 顯示卡: (1)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11GB GDDR6 (2)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8GB GDDR6 (3) EVGA GeForce RTX 2070 Black 8GB GDDR6 (主角之一) (4) EVGA GeForce RTX 2070 XC Ultra 8GB GDDR6 (主角之二) (5) 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 11GB GDDR5X (6) NVIDIA GeForce GTX 1080 8GB GDDR5X (7)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Ti Gaming 8G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 3.7 GHz/4.7GHz (Turbo)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BIOS:10/26/2017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8GFX DDR4-3200 @ 2666 16GB (8GB×2) SSD: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 驅動程式:ForceWare v416.33 電源供應器:MISTEL Vision MX 850 作業系統:Windows 10專業版 x64 (1803) 在測試軟體部分,PCDIY!採用傳統的3DMark、VRMark來測試兩個世代顯示卡的跑分成績,另外搭配尚未加速的Assassin’s Creed Origins (刺客教條:起源)、Deus Ex: Mankind Divided (駭客入侵:人類岐裂)、Far Cry 5 (極地戰嚎5)、Forza Motosport 7 (極限競速7)、HITMAN (刺客任務6)、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等遊戲進行測試。測試解析度設定在1920x1080 (Full HD)、2560x1440、3840x2160 (4K、Ultra HD)等解析度,並在遊戲裡面設定到最佳畫質。 由於RTX 2070、RTX 2080 Ti、2080皆採用12nm FFN製程,搭配散熱效率更高的風扇,因此在溫度上也比上一代GTX 1080 Ti還低,為了證明,我們也以FurMark來燒機10分鐘以上,來證明這代RTX的溫度比較低。 以下就是這次的測試結果。 在新的應用程式、示範軟體、遊戲方面,NVIDIA提供不少現有、或即將推出各式可以支援或展示Raytracing、DLSS (深度學習取樣)、Mesh Shader等新功能特色的App。這次我們選了Asteroids (隕石)示範程式、Final Fantasy XV (太空戰士15)、Infiltrator (滲透者)、Star Wars Reflection示範程式,以及剛推出不久的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暗影)遊戲,來測試RTX顯示卡,與GTX顯示卡的效能。 以下的測試畫面,大多以4K測試為主,以突顯RTX 20家族在新功能應用上的效能表現。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3ue35ago3Y Star Wars Reflections的即時光跡追蹤示範影片 由於NVIDIA設定GeForce RTX 2080 Ti與RTX 2080為主打4K戰場,而RTX 2070則是主打2.5K (2560x1440)的戰場,提供給那些還沒擁有4K顯示器、但擁有比Full HD (1920x1080)稍微好一點2.5K顯示器的玩家們,讓他們在1440p這個等級的畫面上,不僅可以讓遊戲玩得順暢,還能提供RTX等級的光跡效果! 先說明遊戲效能方面,從上述的測試結果中,可以發現RTX 2070或RTX 2070 OC,在傳統不支援RTX函式庫的遊戲中,效能大概落在GTX 1080 Ti與GTX 1080之間,因此對於目前已經擁有GTX 1080 Ti或1080的玩家來說,RTX 2070/2070 OC的吸引力可能不大。但那些擁有GTX 1070 Ti或1060的玩家們,若想要讓自己效能升級,那麼RTX 2070是值得考慮的升級的選項,若還要再快一點點,就可以直接選購RTX 2070 OC版本! 再說畫質方面,由於微軟最新Windows 10 (1809版本)已經正式開放DXR函式庫,因此未來使用RTX技術的3A級遊戲將會越來越多(目前將近30套,還會增加),讓玩家們可以玩到接近真實世界的遊戲場景。因此,RTX 2070可說是光跡追蹤遊戲的入門票,提供至少1440p流暢進行的保證,當然在一些場景中,也是能使用4K/2160p的解析度來進行! 整體而言,RTX 2070以不到600美元的建議售價,提供2.5K (2560x1440)絕佳順暢的傳統遊戲執行效能,再加上賦予RTX的光跡追蹤之遊戲畫質,讓玩家們可以兼顧傳統3A遊戲的流暢,又能為未來以光跡追蹤設計的3A級遊戲預先做好準備!對於想要升級的玩家來說,那麼RTX 2070將是您下一張值得升級的顯示卡!若您想要直接升級到4K (3840x2160),那麼就直接登頂,買RTX 2080或RTX 2080 Ti吧! (1) (2) (3) (4)
-
華碩GeForce RTX 2080 Ti / 2080系列電競顯示卡震撼上市!防塵、防噪、防熱、防護獨家硬體四防 搭配4K / VR支援功能 輕鬆打造即時即現全新視界
華碩今宣布上個月底才在2018德國科隆電玩展(Gamescom)中盛大發表的ROG Strix、ASUS Dual與Turbo系列電競顯示卡,即日起在台接力上市!三款顯示卡均支援超高速GDDR6記憶體與VirtualLink規格,只要透過單一纜線即可快速連接次世代VR 頭戴式裝置;再加上NVIDIA最新Turing架構、GeForce RTX 2080 Ti / 2080圖形處理器(GPU),以及獨家防塵、防噪、防熱、防護硬體四防功能,可在執行即時光線追踪、人工智慧及可編程陰影運算的同時,強力提升顯示卡整體效能,為玩家帶來即時即現的嶄新視界與精采絕倫的娛樂饗宴! 華碩聯合科技開放平台業務處總經理鐘偉剛表示,「全新GeForce RTX系列顯示卡將提供玩家前所未有的沈浸感及遊戲體驗,而華碩累積近三十年來的豐厚研發實力亦持續為產品注入突破與創新活水,像是這次全面應用於全新ROG Strix、ASUS Dual與Turbo系列電競顯示卡的四防硬體功能,就能大幅提升運作穩定與耐用性、打造靜冷兼具的絕佳作業環境,滿足玩家各種嚴苛需求,預計將帶動整體市場掀起換機熱潮!」 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 / 2080顯示卡搭載華碩最新Axial-tech軸向式風扇,可確保Turing架構維持低溫,其不僅因應較長的扇葉與環形密封圈縮小風扇輪轂尺寸,亦透過散熱器陣列提高結構完整性與向下氣壓,因此風扇可在不增加更多噪音的情況下進行高速運轉,成就極致冷卻效果。 本次推出的ROG Strix系列顯示卡,PCB板均以Auto-Extreme全自動製程打造,其有別於傳統製程,可一次完成所有通孔與表面黏著元件焊接、減少熱應變,確保產品擁有完美一致的高度穩定性,樹立業界品質全新標竿,同時還能避免使用危險化學藥劑,降低能耗,具體落實企業永續發展及友善環境的經營理念。 ASUS Dual GeForce RTX 2080 Ti/2080顯示卡,配備同樣運用在ROG Strix系列的專利翼型葉片風扇,除可提供更高風壓與較低運作噪音,亦通過IP5X國際防塵等級認證;更重要的是,其風扇控制還支援0dB運作模式,絕對是所有追求寂靜遊戲空間的玩家們不容錯過的第一首選! 為配備更大散熱片以達優異冷卻效能,全新ROG Strix與ASUS Dual顯示卡採用2.7插槽寬度設計,並分別較上一代設計增加20%、50%以上散熱面積,可在運作時降低風扇速度,讓玩家輕鬆坐享更具彈性的超頻空間,以及隨插即用的直覺便利性! 專為搭載多顯示卡及空間有限主機系統量身訂製的ASUS Turbo GeForce RTX 2080 Ti/2080顯示卡,結合多項創新解決方案,其中堅固可靠的全新護罩設計與風扇進風口的高度差,可創造足夠的散熱氣流緩衝空間,就算附在玻璃機殼面板或其他顯示卡之上,也能將冷空氣引導至80公釐的IP5X雙滾珠軸承風扇、促進散熱,無時無刻皆能隨心駕馭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顯示繪圖平台。 即日起至10月16日以前,凡購買華碩GeForce RTX 2080 Ti / 2080系列顯示卡,即可獲得Steam序號US$60點 / 40點,線上登錄再送「ROG造型抱枕」,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
AMD Adrenalin Edition驅動小改版,訴求低卡頓、低延遲、穩定幀數全方面體驗
AMD遊戲顯示卡產品線,所適用驅動程式當前最新版本為Adrenalin Edition 18.9.2,甫於日前在上釋出,Radeon RX Vega 64、Radeon 500、Radeon 400系列等產品皆適用。儘管年度大改版時候未到,但是AMD強調在各階段小更新過程中,Radeon Software團隊都是秉持為玩家提供最佳硬、軟體全方位體驗這理念進行。 針對近期的一些經營成果,AMD舉辦了FreeSync與Radeon Software體驗活動,由軟體開發部軟體產品經理李世杰與技術工程師梁耀璘,分別針對Radeon Software和FreeSync分享最新動態。 這次改版聚焦在FreeSync與軟體使用體驗上,AMD指出FreeSync架構無須特別硬體,背後設計成本都是由自身吸收,對外更沒有授權金限制。不像競爭對手NVIDIA的G-Sync,顯示器內需要配備指定硬體,這使得製造成本上揚。因此顯示器製造商可以輕易、快速,推出配備FreeSync技術功能的顯示器,好將研發關注力擺在其他地方。目前已有超過500款FreeSync顯示器推出,而且從入門到高階機種都有,能滿足玩家對玩遊戲的畫面低卡頓、撕裂現象要求。 另一方面,由於AMD也跨足了家用遊戲主機晶片市場,這使得FreeSync應用範疇並未限制在電腦圈,市場上逐漸能看到支援FreeSync的電視機推出,這讓玩家能輕易在臥室等地方建構遊戲環境。AMD近期更開始力推FreeSync 2,新增支援HDR內容,同時聲稱廣泛支援新、舊HDR顯示器。此外還加強了低幀補償效果,而且訊號傳輸延遲也比以往更低,更低卡頓、撕裂的視覺體驗,讓玩家能好好地盡情玩遊戲。 連同Radeon Software遊戲體驗策略,也都是圍繞在每秒幀數、減少卡頓、延遲,力求FreeSync能夠提供最佳遊戲體驗。AMD補充道,FreeSync在高幀數條件下的效果較為分明,例如遊戲畫面幀數遠高於顯示器的更新率時,FreeSync可以發揮出最佳減少撕裂現象效果。而當幀數低於40FPS之類情況時,則會由降低卡頓的機制來平均、穩定每秒的輸出幀數,使畫面視覺上看起來仍然有一定流暢感。 AMD進一步解釋,常用幀數單位為秒,意即每秒包含了多少個畫面。但事實上在這個時間單位內,遊戲畫面輸出並不穩定,可能剛開始僅占總數30%,其他70%在剩餘時間內出現。因此即便遊戲畫面的平均幀數高達90FPS,仍然可能感覺到卡頓,這正是遊戲畫面輸出穩定度的影響。故AMD先前啟動Project ReSX最佳化計畫,指出新驅動程式對於DirectX 11這類舊遊戲,除了能帶來2~3%性能體驗提升,同時超過90%時間能有更穩定的幀數表現。 而去年底推出Adrenalin Edition時,AMD帶來了新的Radeon Setting控制介面體驗,針對玩家不同操作控制的偏好,提供Radeon Overlay與手機AMD Link App。Radeon Overlay無須讓遊戲中斷,即可隨時查看畫面幀數、顯示晶片耗用率、消耗功率、調整畫面,甚至是包含了超頻設定等。這段時間以來,AMD還透過使用者線上投票功能,收集玩家對驅動程式軟體的功能、意見反饋,以期建立使用者體驗標準。 AMD再度提到Radeon ReLive直播功能,先前因應直播風潮所開發,只需要1台電腦設備,就能達到遊戲與直播同步進行這目的。AMD以Radeon RX Vega 56為例,表示邊玩遊戲同時進行直播,對於遊戲畫面幀數的影響一般平均約2~3FPS。而後小改版的驅動更進化到平均約1FPS,同時直播的畫質也算相當好,和實際遊玩遊戲的畫面頗為接近。即便並未囊括所有社交平台,仍然可以經由自行定義的方式,將影音串流至偏好平台上。 最後一併聊到的還有Radeon Chill節能技術,AMD強調這設計並非單純限制功耗、限制幀數,事實上是運用獨家的遊戲最佳化技術(源自先前所併購遊戲最佳化技術公司HiAlgo),平衡性能與功耗的關係式。AMD指出以Radeon RX Vega 64為例,玩戰地風雲的消耗功率可以降低60W之多。當功耗降低了,會連帶讓顯示卡的溫度降下來,因此並不需要強力的散熱、空調環境來伺候,也能享受這不影響到遊戲流暢度的體驗。
-
自製卡搭配新一代iCX2散熱技術、EVGA GeForce RTX 20系列蓄勢待發
最近除了iPhone推出了最新款的XS Max炒熱話題之外,玩家關注的另一個重點,應該就非NVIDIA新推出的GeForce RTX 20系列的各項消息了。從上個月下旬正式發布之後,也經過了一整個月的時間,終於官方解禁了有關實際效能測試的部分,陸續的,站上也同步Po出創始版以及三大廠的版本,相信大家應該也都有印象了。 而除了官方的創始版之外,事實上各大廠都會推出自製卡來提供給消費者選購,首波版本大都是以公版架構搭配自家配上的散熱風扇來因應,要等到本月月底、甚至10月初,才會有正式的自製版本RTX 20系列顯示卡上市,這部分其實不只三大廠加緊腳步、緊鑼密鼓的希望可以越早推出,在其他NVIDIA陣營的顯示卡廠商也同樣是如此,畢竟可是有許多玩家等著拿到手上機試用呢! EVGA這家專注於顯示卡領域的廠商,直接首波推出的就是以自家自製卡設計的版本,在看到熱騰騰的正式版本之前,也先來瞧瞧第一波曝光的外觀跟獨特設計吧! EVGA一向以自家設計的自製卡為傲,尤其在散熱技術上的特色更是為玩家所喜愛,這次的GeForce RTX 20全系列,基本上也是維持這樣的設計觀念,並且全面的導入更新一代的技術,包括了採用最新的iCX2技術,讓運作時的溫度可以有效降低高達14%、噪音干擾降低高達19%,這對玩家有興趣小超頻一下的話,有極佳的幫助。 首先看到的版本是RTX 2080版本,外觀上可以發現是採雙風扇設計,上蓋的半透明設計也增添了顯示卡的另類風格,玩家可以直接看到底下的散熱配置(上蓋還可透過EVGA提供的玩家專屬配件來自由搭配,組成個性化版本),而背面除了固定背板外,也做了簍空設計,有助於背面元件散熱。前端視訊輸出埠則是有提供了3組的DisPlayPort 1.4以及一組的HDMI 2.0b,另外還可以看到有提供1組USB Type-C插孔,可提供玩家用來支援VirtualLink,對應如VR頭盔等裝置。 這次的GeForce RTX 20系列可是說是EVGA極為重視的一環,所以從裡到外、都重新的做了設計上的布局,從官方文件中就可以看到相關的設計資料,而且是有別於前代GTX 10系列的特色之外,再升級到更優異的地步。這部分包括了採用新一代的iCX2散熱技術所推出的散熱裝置設計,在PCB上面先安置上了全新的沖孔設計底板、上頭在配上新的L型散熱鰭片,然後再加上新設計的液壓動態軸承風扇,讓整體的散熱效能提升,可有效降溫14%、降噪19%。 事實上iCX2散熱技術搭配上專利設計的多溫度感測器與優化鰭片設計,並透過不同步風扇控制及互動式高效散熱特色,來達到降溫降噪的表現,另外,還提供了新一代「Precision X1」軟體,不僅可即時監測運作溫度,連超頻都可以輕鬆達成。 另外,EVGA這次搭配整體的造型設計,打造了玩家專屬的RTX配件模式,玩家可以有多色的造型配件選擇(白、洪、黑)、金屬遮罩、水冷散熱模組等,可以玩家喜好自行搭配選用。 這裡也順便提供大家這次EVGA GeForce RTX 20系列的相關規格列表(會有相當多款版本),有興趣的玩家可以自行參考一下,至於正式版的露出,就請鎖定PCDIY!頻道囉! 最後,跟大家報告一下,只要選購EVGA GeForce RTX 20系列,就直接免費贈送造型配件一組,讓您輕鬆打造個性化的最新RTX 2080 Ti/2080/2070顯示卡,現在就先準備好$$吧!
-
性價比不夠誘人,NVIDIA GeForce RTX 20系列推出後股價不升反跌2.1%
NVIDIA新一代遊戲顯示卡GeForce RTX 20系列,性能測試於台灣時間19號晚上正式解禁之後,其美國NASDAQ股價並未迎來上漲的甜頭。Morgan Stanley分析師Joseph Moore在美國時間9月20日,向客戶分享相關訊息指出,GeForce RTX 20和GeForce GTX 10系列兩相比較,新產品在既有遊戲中並未帶來預期的性能增益。 再加上新產品的價格在高點,這讓性價比又打了些折扣,因此對玩家來說並沒有強烈的吸引力。基於這些不大有利的因素,NVIDIA性能解禁之前一個營業日,NASDAQ股價是收在271.98美元。解禁後首個營業日一度下跌至264.10美元,最後以266.28美元收盤,和前一日收盤價相比下跌了5.7美元、2.10%幅度。 Morgan Stanley補充道,他們驚訝在既有的遊戲上,GeForce RTX 2080表現僅略高於GeForce GTX 1080Ti,後者反而有較佳性價比。因此,市場分析師表示這些新製品,市場導入採用速度會比預期和緩。而且在未來2季,NVIDIA股價應該不會出現大漲的局面,只不過Morgan Stanley仍然樂觀預估長期股價會落在273美元。
-
GIGABYTE GeForce RTX 2080 GAMING OC 8G開箱實測,絕佳散熱設計、一鍵超頻的新世代圖靈顯示卡
NVIDIA於9月20日正式發表GeForce RTX 20家族,然由於官方的RTX 20家族創始版目前尚未在台灣正式發售,因此玩家想要搶先購買GeForce RTX 2080 Ti、2080、2070等顯示卡,目前可以先買各家板卡廠商推出的自製卡,不僅可以擁有更快的效能,且會提供更多的電競元素!以及更長的保固期(創始版為3年,而自製版通常給4年或以上)。 技嘉(GIGABYTE)在這次RTX 20顯示卡家族中,第一波共推出5款型號,包括:2070 GAMING OC 8G、2080 WINDFORCE OC 8G、2080 GAMING OC 8G、2080 Ti WINDFORCE OC 11G、2080 Ti GAMING OC 11G,給予玩家們多種選擇。由於技嘉的產品名稱後面都標有OC,表示這些顯示卡皆具備超頻能力,提供比NVIDIA官方創始卡更快速的效能表現。 這次要介紹的是,技嘉的GeForce RTX 2080 GAMING OC 8G顯示卡(型號為GV-N2080GAMING OC-8GC),便是採用NVIDIA GeForce RTX 2080 (代號TU104)繪圖晶片,搭配8GB GDDR6視訊記憶體,提供比官方創始版更高一點的GPU運作時脈,以及RGB電競燈效,賦予玩家們滿滿的電競風! 技嘉GeForce RTX 2080 GAMING OC 8G顯示卡,跟創始版最大不同處,在於其散熱設計採用的是自家的WINDFORCE (風之力)散熱系統,提供絕佳的散熱效果,搭載3組8.2公分獨特刀鋒導流造型風扇,並配置了6根高效能純銅熱導管,且直接與GPU接觸,搭配散熱片也直接與MOSFET、VRAM等元件接觸,以達到快速導熱。 至於3風扇系統,採用技嘉專利的抗擾流(Alternate Spinning)技術,採用不同的轉動方向,可減少擾流的發生,並增強風壓,以提升整體散熱效率,讓顯示卡保持在低溫環境,以得到更高、更穩定的產品效能表現。此外,為達到更安靜的使用環境,技嘉的半被動式風扇控制系統,可以偵測到當GPU溫度或負載較低時,風扇將會自動停止運轉,以提供零噪音的使用體驗。 顯示卡提供3組DisplayPort 1.4埠,與1組HDMI 2.0b埠,共可連接4組顯示器,最高可提供8K (7680x4320)@60Hz的解析度輸出。至於USB Type-C埠,則支援VirtualLink,適用於VR頭盔使用。平常時也可以連接手機來充電使用。 在額外的8-pin + 6-pin的PCIe電源插頭方面,技嘉有配置電源監控指示燈。讓玩家在安裝顯示卡時,若忘了插PCIe電源,其白色LED燈就會持續亮起,要是電源不穩,白色LED燈就會閃爍,以提醒玩家及早因應,讓顯示卡壽命。 至於NVLINK接頭,則是連接雙卡時專用的SLI插頭,主要是預留給以後要以雙顯示卡來加速之用。而NVLINK Bridge橋接器則是選購產品,預計不久之後就會推出!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技嘉GeForce RTX 2080 GAMING OC 8G顯示卡的內部,以及TU104晶片與記憶體吧! 除了基本功能之外,技嘉提供AORUS Engine軟體,可用來設定顯示卡工作模式,讓玩家選擇是要一般的GAMING模式,加快的OC模式,或是安靜的Silent模式。或者進入專業頁面來分別設定GPU爆發頻率、記憶體頻率、GPU電壓、風扇轉速、目標功耗、目標溫度等等,該軟體提供GPU頻率、記憶體頻率、GPU電壓的監控圖,讓玩家一目了然。 至於在燈效方面,技嘉RGB Fusion功能,可設定GIGABYTE LOGO的燈效與燈色。提供循環、恆亮、閃爍、雙閃爍、呼吸燈的效果,以打造出玩家專屬風格的電競光效。 接下來,就來看看GIGABYTE GeForce RTX 2080 GAMING OC 8G的效能吧!這次我們以自定的GAMING模式來進行測試,以下是我們這次的測試配備,以及所有測試成績!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 3.7 GHz/4.7GHz (Turbo)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BIOS:10/26/2017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8GFX DDR4-3200 @ 2666 16GB (8GB×2) 顯示卡:GIGABYTE GeForce RTX 2080 GAMING OC 8G SSD: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系統) 驅動程式:ForceWare v411.63 WHQL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num 13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專業版 x64 ▼表1 多媒體與遊戲相關評測數據 從上述的表格,可以看到RTX 2080在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的效能上都有不錯的成績。在VRMark的測試項目中,Orange Room有破萬的水準,非常適合VR的應用。 至於溫度方面,以FurMark燒機10分鐘,可以發現技嘉RTX 2080溫度大約只有36~66度,比NVIDIA的RTX 2080創始版還要涼(33~72度),由此可見技嘉的散熱設計,在長期運作下擁有優異的散熱效能,讓顯示卡維持快速、涼爽又安靜! 而在各遊戲的表現方面,在4K解析度下,最差都有38 FPS的效能,一般都可以擁有40~78 FPS的表現,讓4K遊戲也能非常流暢地進行! 至於最新的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在4K解析度下也能擁有40幾張的效能。因此,想要玩4K遊戲,使用技嘉的RTX 2080就不用擔心會卡頓了。 ▼表2 技嘉GeForce RTX 2080 GAMING OC 8G規格表 新一代的遊戲對畫質越來越講究,甚至將會導入光跡追蹤(Ray-tracing),讓畫面呈現更趨近真實世界的樣貌,相對的這樣下來,顯示卡的負荷量也越來越大,對於想要玩4K高品質遊戲的玩家,上一代Pascal架構的GTX 1080 Ti可能已經捉襟見肘,無法提供流暢的遊戲體驗,也因此,NVIDIA推出的最新Turing架構顯示卡,內建了光跡追蹤加速功能,以及AI深度學習引擎,讓複雜的光跡運算,以及畫質取樣能更快速、更精確,讓3A級遊戲呈現出畫質更真實,效能也流暢的絕佳遊戲新體驗! 而在各家推出的各式顯示卡中,技嘉的GeForce RTX 2080 GAMING OC 8G,採用絕佳的散熱設計,提供安靜、快速的使用空間,讓長時間運作下來的溫度,還比NVIDIA創始版還低一下。此外搭配其AORUS Engine的一鍵超頻,以及RGB Fusion的同步燈效,讓玩家們展現出濃厚的電競風格!再加上技嘉高階顯示卡,在台灣區提供了比其他地區更優渥的5年保固,讓玩家們無後顧之憂!值得玩家們選購!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
更快更順,4K必備,NVIDIA GeForce RTX 2080、2080 Ti效能實測!
千呼萬喚始出來!NVIDIA最新的GeForce RTX 20家族次世代光跡追蹤級繪圖卡,終於在8月中旬正式發表,並於9月19日晚上9點正式開放效能測試成績,市場上也將於9月20日正式上市!這次NVIDIA官方發表的GeForce RTX創始版(Founder’s Edition)顯示卡,共有RTX 2080 Ti、RTX 2080,以及RTX 2070等三款等級,售價分別是1,199、799、599美元。 雖說NVIDIA這次全新推出的RTX 20家族,距離上次推出GTX 10家族(包含),已經有兩年的時間,NVIDIA除了忙著推廣自己AI級工作站繪圖卡,這次在消費者市場部份正式推出了RTX 20家族,到底會帶給玩家們更令人讚嘆的顯示卡呢?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下去! 由於這次RTX 20顯示卡的資訊非常多,以下我們切分成幾篇文章,包括開箱篇、效能篇(本篇)、介紹篇、簡介篇、超頻篇。讀者可以依照想要知道的細節,來點選個別文章。 --------------- (1) 開箱篇: (2) 效能篇: (本篇) (3) 介紹篇:重新定義繪圖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2080 Ti架構介紹! (即將上架) (4) 簡介篇: (5) 超頻篇: --------------- NVIDIA這次推出的代號為Turing(圖靈)的消費級顯示卡家族,將GTX改命名為RTX。其中的R就是Ray-tracing(光跡追蹤)的意思!亦即RTX主要是為了做到即時光跡追蹤的運算處理,在整個繪圖晶片架構上有很大的改變,除了不只是堆砌更多的Shader、CUDA核心數之外,這次加入了全新RT Core(光跡追蹤核心)與Tensor Core (AI視覺運算核心),以實現在光跡處理與AI智慧構圖的需求,以繪製出真實世界的物理光線所投射的畫面,讓遊戲畫面更寫實、逼真,猶如電影般的水準。 當然,要從GTX (Graphics,純繪圖加速)架構,演進到RTX (Ray-tracing,即時光跡處理)境界,NVIDIA也推出新的GameWorks SDK開發工具,提供遊戲廠商或遊戲引擎廠商使用,讓運算複雜的即時追蹤環境光遮蔽效果、區域陰影和光澤反射光線等,都能透過RTX架構顯示卡來完成。 有關於GeForce RTX的架構簡介,請參考一文! ●表 GeForce GTX 1070/1080/1080 Ti與RTX 2070/2080/2080 Ti規格比較表 這次GeForce RTX家族,除了支援既有DX11、DX12、OpenGL、CUDA、Vulkan等繪圖函式庫之外,也支援了微軟針對Ray-tracing所開發的DXR (DirectX Raytracing)。由於DXR在Windows 10底下才支援,因此玩家必須升級到Windows 10最新版本(1803),才能使用DXR的功能。 由於DXR還在開發階段,因此微軟暫時先開放給開發者使用,因此玩家們現階段要體驗DXR,必須去「控制台」,「設定」,然後點「開發人員專用」,再點「開發人員模式」(Developer Mode)才行。 至於Windows 7/8的玩家們,NVIDIA官方也會提供驅動程式,但就無法開啟DXR模式,變成好像把RTX當成GTX使用,這樣一來雖然舊遊戲還是跑起來還是比較快,但這樣就好像把RTX 2080 Ti、2080當成類似GTX 1090 Ti、1090來使用了喔!因此想要玩RTX,建議還是升級到Windows 10吧! 至於這次NVIDIA發表的GeForce RTX 2080 Ti、RTX 2080創始版,跟自家上一代GeForce GTX 1080 Ti創始版的效能,有多大的提升呢?以下就讓我們一一看下去吧!有關於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與RTX 2080創始者版顯示卡的開箱文,請參考。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 3.7 GHz/4.7GHz (Turbo)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BIOS:10/26/2017 記憶體:G.Skill F4-3200C14-8GFX DDR4-3200 @ 2666 16GB (8GB×2) 顯示卡:(1)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11GB GDDR6 (2)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8GB GDDR6 (3) 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 11GB GDDR5X SSD: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NVMe SSD 1TB(系統) 驅動程式:ForceWare v411.51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num 13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專業版 x64 在測試軟體部分,PCDIY!採用傳統的3DMark、VRMark來測試兩個世代顯示卡的跑分成績,另外搭配尚未加速的Assassin’s Creed Origins (刺客教條:起源)、Deus Ex: Mankind Divided (駭客入侵:人類岐裂)、Far Cry 5 (極地戰嚎5)、Forza Motosport 7 (極限競速7)、HITMAN (刺客任務6)、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等遊戲進行測試。測試解析度設定在1920x1080 (Full HD)、2560x1440、3840x2160 (4K、Ultra HD)等解析度,並在遊戲裡面設定到最佳畫質。 此外,由於RTX 2080 Ti、2080採用12nm FFN製程,搭配散熱效率更高的風扇,因此在溫度上也比上一代GTX 1080 Ti還低,為了證明,我們也以FurMark來燒機10分鐘,來證明這代RTX的溫度比較低。 以下就是這次的測試結果。 在新的應用程式、示範軟體、遊戲方面,NVIDIA提供不少現有、或即將推出各式可以支援或展示Raytracing、DLSS (深度學習取樣)、Mesh Shader等新功能特色的App。這次我們選了Asteroids (隕石)示範程式、Final Fantasy XV (太空戰士15)、Infiltrator (滲透者)、Star Wars Reflection示範程式,以及剛推出不久的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暗影)遊戲,來測試RTX顯示卡,與GTX顯示卡的效能。 以下的測試畫面,大多以4K測試為主,以突顯RTX 20家族在新功能應用上的效能表現。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3ue35ago3Y Star Wars Reflections的即時光跡追蹤示範影片 對於畫質非常要求的玩家,又同時要求要流暢,不能卡頓,上一代的GeForce GTX 1080 Ti已提供優越的效能,在今年以前的3A級遊戲中,賦予不錯的表現。然為追求更精緻、更真實的遊戲畫面呈現,光跡追蹤運算可說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特色,因此NVIDIA這次推出的GeForce RTX 2080 Ti,以及GeForce RTX 2080顯示卡,便是瞄準想在4K解析度下,玩到流暢又栩栩如生畫質的專業遊戲玩家們,所打造的全新世代顯示卡,適合玩家們關注。 然由於當今支援RTX技術的3A級遊戲尚未普及(目前大約28套),再加上微軟DXR函式庫尚未正式對一般消費者市場公開,因此對於先搶先玩RTX遊戲的玩家,可能還等再等等。不過,GeForce RTX 2080 Ti、RTX 2080,甚至RTX 2070等新世代顯示卡,由於採用新的製程,搭配Turing核心架構,能發揮出比上一代Pascal架構還要優越的效能表現。因此對於現在想要升級顯示卡來玩4K遊戲,或想看8K影片,可以考慮直接跳級到RTX顯示卡的世界,同時為未來支援光跡追蹤的遊戲預先做好準備!您準備好RTX了嗎? (1) (2) (3) (4)
-
醒吾科技大學以麗臺專業繪圖卡建置教學環境,培育影視生力軍
文化部長以No culture, no country強調文化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並積極與跨部會合作,全力支持台灣文化創作環境和產業生態發展。在相關政策推動下,文創產業蓬勃發展,亮點紛呈,除了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等產量保持增長,高人氣微電影與自媒體影音急起直追,並透過網路快速傳播,一再讓人看見影視產業多元且高質量的發展。而在正向發展背後,台灣學術在培育人才上功不可沒。醒吾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即是以培養國際專業影視人才所發展之科系,系主任林添勝擁有豐富影視經驗及教學遠見,引進麗臺NVIDIA Quadro專業繪圖卡、達芬奇調光調色視訊軟體等業界主流設備,再輔以產學合作,讓教室直通辦公室,為台灣影視產業培育超強即戰力生力軍。 林添勝系主任表示,教學內容應與時俱進,並對產業趨勢保有高度敏感度。醒吾科大除了影劇拍攝,亦增加空拍及水中攝影課程,為國內少見結合陸、海、空三區域影視拍攝訓練之系所。在前期、製作、後期三階段課程,則建置國際級軟硬體設備,規劃4K HDR製作教學、S3D立體影音製作、3D虛擬攝影棚等國際級影視授課內容,為學生接軌全世界。 在實務上,影像原始檔(RAW檔)檔案體積大,加上4K HDR演進,內容資料量增加,執行局部動像追蹤時,常有影像延遲嚴重或當機情況。經系所研究室測試發現,達芬奇(Davinci Resolve)、EDIUS、 3DSMax等影像軟體順暢度關鍵就在於專業繪圖卡的CUDA運算。於此,醒吾科大投入大量資源,每年固定更新、充實校內硬體設備,今年即導入麗臺科技NVIDIA Quadro P2000繪圖卡,改善影片即時檢視、剪輯流暢度不足及光線追踪顯現效率問題,讓學生能在優質教學環境中發揮長才。 麗臺科技NVIDIA Quadro P2000繪圖卡搭載NVIDIA Pascal GPU,擁有1024 CUDA 平行運算處理核心、5GB GDDR5 記憶體容量及3 TFLOPS FP32 單精度運算效能,可同時驅動4個DP 1.4顯示螢幕,適用於中型影像處理、複雜3D模型及高互動性的3D內容創作設計。林添勝系主任提到,系所曾使用一般顯示卡,但有高熱、高功耗及效能不足等疑慮。Quadro專業繪圖卡明顯改善問題,值得一題的是,最大功耗僅75W,非常省電。 醒吾大學跳脫傳統思維,打造全新教學模式,專業知識與拍攝技能並重,帶領資傳系學生連續2年在海峽兩岸文化與創意論壇競賽大放異彩。林系主任說,台灣同時俱備文化、科技與人才,影視藝術前景廣闊,學校將持續協助學生們實現優質作品,帶動國內產業發展。
-
NVIDIA推NVIDIA Scanner超頻軟體,GeForce RTX 2080超頻時脈突破2000MHz
NVIDIA GeForce RTX系列具備即時光跡追蹤技術和強大的運算能力,儘管硬體本身能力已十分優秀,NVIDIA還是繼續為硬體狂熱份子繼出「好康」功能。NVIDIA將為其導入NVIDIA Scanner功能,只要20分鐘就能偵測出GeForce RTX顯示卡規格,並自動將其超頻至最大潛力。 不過NVIDIA Scanner並不是一個可以直接供一般使用者下載的軟體,它是預計將和各電腦廠商開發者合作的API,NVIDIA的技術營銷總監Tom Peterson對外媒表示,目前各大超頻軟體未來都將導入該功能,像是常見的MSI Afterburner,或是EVGA即將推出Precision X1待GeForce RTX顯示卡於9/20上市後便會正式支援,不過日前已經對外媒透露NVIDIA Scanner功能展示。 傳統的超頻過程往往都是玩家在一點一滴的調整中逐漸找到系統穩定和最大效益之間的平衡,NVIDIA Scanner的操作方式就是為了讓玩家擺脫這樣的冗長過程。只要按下「Test」(或是日後個軟體上線後的開始使用功能),NVIDIA Scanner會自動偵測玩家顯示卡的電壓頻率曲線,試圖找出玩家顯示卡最大電壓可承受率,並藉由NVIDIA的大數據資料庫和演算法進行測試,如果顯示卡超頻得太過火,系統會自動跳出錯誤訊息避免顯示卡崩潰,當訊息跳出時,NVIDIA Scanner將會自動重新測試。 從Precision X1的展示中來看,在經過約20分鐘的測試後,NVIDIA Scanner將可取得玩家手邊GeForce RTX顯示卡的能力資訊,並且會在不讓顯示卡崩潰的前提下,自動建立最大潛力的超頻檔案設定。從EVGA展示的內容來看,GeForce RTX 2080藉由NVIDIA Scanner的幫助,輕鬆將其1,710MHz的基礎時脈超頻至2,130MHz,此時的電壓頻率為1,060mV。從這裡也顯示另一個看點,GeForce GTX 10系列雖然也是超頻玩家首選,鮮少有卡片能超頻至2,000MHz以上,GeForce RTX更勝一籌。 不過,NVIDIA Scanner的超頻功能主要針對旗下顯示卡而來,並不包含記憶體或其他硬體方面的超頻。同時,雖然初期該功能主要將先支援GeForce RTX系列顯示卡,但未來,NVIDIA Scanner也會支援GeForce GTX系列顯示卡。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